§【警察大學校史】
今天是中央警官學校二十九週年校慶,又值正科三十四期及補修班十九期開學,校史館亦同時於今日成立,這特別顯出意義的重大,我所保存有關校史重要文獻和照相等資料,尤其
蔣公的批示及訓詞共百餘幅,我裝8
裱成冊,保存了二十多年,有此機會陳列,感到非常快慰。關於蔣公對本校的重視和我個人對警察的觀念與建警的理想,亦可從這些重要文獻及本校大事記中表示出來。
因為校史館的成立,所以我想趁此機會,把本校的校史,分為四個階段,做一簡略的說明:
一、創校時期:我國有現代警察教育機構,是始於清光緒二十七年間所設的警務學堂,而警務學堂至光緒三十一年改為巡警學堂,翌年(光緒三十二年)又改稱高等巡警學堂,至民國三年,巡警學堂結束,於同年設立警察傳習所。民國六年,中央於內政部下正式成立警官高等學校,亦即本校的前身。
警官高等學校原設於北平,至民國二十三年由北平遷至南京清涼山,二十五年四月,我從歐美考察警政歸來,奉命接任警官高等學校校長,那時在校同學為二十一、二十二、二十三、三期,人數不多,該時,浙江,江蘇、山東、陝西、湖北,江西、雲南、廣東、遼寧、吉林、哈爾濱等省,均設有警官學校,河南、福建等省設有警官訓練所。我以為要有統一的政權,必須有統一的警察,要有統一的警察,必須有統一的警官教育,因此向當時的內政部長蔣作賓先生建議,將警官高等學校,改為中央警官學校,並仿軍事學校例,請軍事委員會委員長
蔣公兼任校長。此案經多次慎重研究,乃於二十五年八月四日經行政院第二七三次會議通過,決議推請
蔣公兼任校長,調我為教育長,並於同月十一日由內政部通令各省,警官教育應由中央警官學校統一辦理,各省警官訓練一律停辦。在各省警官校所中,以浙江警校歷史最久,那時正式趙校長任校長,我遵令與趙校長洽商後,乃併入中央警校,於是本校即於是年(二十五年)九月一日在南京馬群鎮正式成立。
本校成立後,即將原警高二十二期學生,改為本校第一期,二十三期學生改為本校第二期,二十四期學生及浙江警校第五期學生,合併為本校第三期,乃於同月十五日開始上課。
二十六年七月七日蘆溝橋事起,我國全面抗戰。九月三日政府命令各教育機構一律向後方遷移,本校原定遷至長沙,同月六日,遷校事宜,一切準備就緒,適蒙
蔣公傳見,面諭暫緩遷移,乃將已在下關登上龍安輪的全校師生及行李器材,又重新搬回原校,於同月七日下午處理完畢。翌晨見報,知龍安輪於當夜(即七日)失火被焚,而我全體師生幸告安全無恙。設無
蔣公之諭令緩遷,則全校師生之命運,將不堪設想,故本校當時之得能保存者,仰賴
蔣公精神之庇蔭也。
同年十月十七日本校奉令遷渝,二十三日在浦口登津浦車轉隴海路,二十六日抵鄭州,又轉平漢鐵路,於十一月一日抵達漢口,十二月十五日到宜昌。因等候船隻,在宜昌旅次訓練一個多月,而我則先乘飛機赴渝,督建校舍。
本校那次內遷,輾轉數千里,自二十六年十月二十一日在浦口登車,至翌年一月二十日始全部抵達目的地,在途中剛滿三個月,生活艱苦可想而知。
二、成長時期:本校全部人員於二十七年一月間到達重慶後,選定南岸彈子石童家花園及日本領事館舊址為基礎,靠全校師生自己的勞力,闢地建屋,重心建立起訓練基地,其胼手胝足,刻苦耐勞的精神,可說是抗戰勝利的根源。
二十八年七月三十一日正科四期畢業,兼校長
蔣公首次蒞校主持典禮,曾詳細巡視全校,並在校與全體師生會餐。事後陳布雷先生來電話,說
委員長此次看了學校各項設施,至感滿意,乃頒「警政奠基」四字到校,自此以後,
蔣公於日理萬機中,每年必親臨學校一、二次。
從二十九年起,本校逐年擴大招生,在校訓練人數,由三百餘而增至一千五百人以上;並於陝西之西安,湖南之耒陽,先後分設西北及東南兩警官訓練班,從事訓練。
本校自二十七年一月間遷抵重慶,至三十二年年底,歷時六年,在兼校長
蔣公殷切關顧,與全校師生努力創建之下,已漸具規模,逐年成長矣。
三、發展時期:三十三年以抗戰勝利在望,為配合國家需要,再次擴大招生,積極訓練。三十三年一月十七日並成立警政高等研究班,在第一期開學時,
蔣公親臨主持,勉以建警重任,該期調訓對象為各省警務處長,保安處長,及各省市警察局長,此後又續辦第二、第三兩期,選調部隊中擔任軍師長的中少將級軍官受訓。
三十三年十二月,將西北與東南兩警官訓練班,改為第一、第二兩分校,並設臺幹班與初幹班,擴大儲訓收復臺灣與陷區各地所需各級警察幹部。
三十四年九月,抗戰勝利,本校於十二月間由重慶隨政府遷回南京。先在南京羊皮巷,後移光華門外原工兵學校舊址為本校校址,因為全國各地警政機構已次第重新建立,需要警政人材甚多,而軍隊縮編,原有軍官需要轉業,經會商決定,由軍官轉業警官者計一萬三千人,其他工作人員轉業警官者一千人,均由本校分期調訓。
說到這裡,還有一件重大的是值得提出來的,是三十四年一年之中,先後向蔣公保舉南京警察廳長、各省警務處長,及各省市警察局長等高級人員共四十餘人,均蒙批准(參閱
蔣公批示及建警文稿備忘錄);至向各省市當局推荐同學擔任中級警察幹部者,為數更多。
三十三年本校為應事實需要,並便利各地青年受訓起見,在西安、廣州、新疆、北平、重慶、瀋陽等地,設立六個分校,並於上海及臺灣各設警官訓練班,連同本校共有九個單位,同一時期在校受訓人數共達一萬四千人以上,為全國各教育機構中所僅見者,是為本校黃金時代。
三十六年
蔣公當選首屆總統,不再兼任校長,我奉命升任校長。但凡一切重大措施.,仍秉承
蔣公指示辦理。
三十七年共匪擴大叛亂,本校訓練,亦達飽和階段。是年九月,除臺灣警官班外,各分校先後結束,所有未畢業學生,皆由本校集中訓練。十二月本校復隨政府遷粵。
三十八年初,總統
蔣公引退,我乃堅請辭職,並保荐第二分校陳玉輝主任繼任校長,始於是年二月獲准,同月二十一日在廣州辦妥交接事宜。那時兵荒馬亂,新任接手,頗為艱苦,同年八月間,陳校長辭職,由李謇教授接任校長,不久大局更形混亂,廣州亦告危急,本校又由粵遷渝復經成都輾轉至臺灣,一年之中,一再播遷,行程數萬里,實在艱苦萬分。
好在當本校由京遷粵時,我決定將重要儀器先運臺灣保存,並將總統
蔣公銅像設法拆下,親送上海轉運臺灣,得於四十三年復校後,重建於校內廣場上,裨全校師生瞻仰,以收精神感召之效,這是一件萬分慶幸的事。
四.保守時期:三十九年六月,行政院決定本校暫行停辦,保存臺灣警官訓練班,以為本校一線之維繫。迨後經我各校友多方奔走呼籲,始於四十三年四月奉准復校,由樂幹校友任校長,四十五年四月,樂校長調職,乃由趙校長繼任,直至現在。近年以來,因整個環境關係,雖然無法發展,但仍在艱難中求進步,一切情形,大家都很明瞭,用不到我來細說。
本校自改組成立至今,已屆二十九週年,個人負責時間,即有十四年,差不多一半的時間。本校在艱難中成立,在艱難中發展,在艱難中保留,願我同學保持此一優點-----即刻苦耐勞,在艱難奮鬥中創造的精神。把那種穿草鞋,著布衣,吃青菜淡飯,不畏難,不怕苦的毅力,將來帶回大陸去重建我們革命的警察。
現在大局於我們有利,我們隨時可以反攻大陸,希望各位切實準備,以培養非常的人才,創造非常的時代。
中央警察大學校園一隅(chiy & pluto, 2005年攝)
李士珍先生對我國警政最主要之貢獻:
一、統一全國警官教育、革新警官教育內容:
李士珍先生於民國二十五年奉派擔任警官高等學校校長,他認為全國警官教育必須統一,乃建議警官高等學校與各省警察教育合併,創設中央警官學校,於九月一日正式成立。並於全國重要地區設立中央警官學校分校,施行科學化、民主化之現代警官教育,以培養嶄新一代之警政人才,作為人民之保姆。李士珍先生任職校長長達十四年之久,桃李滿天下,所培育的警官共達二萬七千餘人。
二、革新警政制度:
李士珍先生於民國三十三年專案策劃擬定「十年建警計劃」,並奉准實施,要點如下:
1.
建立中央與地方統一指揮之警政組織體系:內政部增設「警政署」、「省設處」
、「市、縣設局」,以貫徹警政如臂使指之施行。
2.
革新警察體制、組織架構、執勤規則、實行警員制、警勤區制及建立警察執勤之各項法令規章等。
3.
建立「警徽」及「官階」、「服制」等有關規定。
三、警政之法源與定位:
民國三十五年十二月,中央召開制憲會議,李士珍先生力陳警察制度對國家
之重要性,始於中華民國憲法第一0八條中確立警察制度「由中央立法並執行之,或交由省、縣執行之」的規定,使警察制度之法源確立,警政之施行與定位乃有堅強之依據。
四、警察精神之建設:
1.
李士珍先生融會中華文化與西方民主精神,提出「誠以修己」、「仁以待人」、「公以處事」三者為警察立身行事之準則,並建立中華警魂,作「警魂歌」,以法律己、以德化人、來喚起真警魂。並作「力行進行曲」,以力行追求著真理、力行把握著良心,力行科學的運用、力行朝氣的養成。以「誠」為校訓,作為建立力行之校風。
2.
李士珍先生生平清廉刻苦,樂善好施,對於拯災、救饑、濟貧之工作無不悉力以赴。晚年猶不惜出售以薄俸所購置為惟一私宅,成立李士珍警察子弟獎學基金,嘉惠萃萃學子,身體力行,可為警政人員建立不朽之典型矣
※ 中央警察大學全球資訊網:http://www.cpu.edu.tw
|